面朝山手通坐落各種建築式樣的修復住宅。
再往西走,可看到鱗次櫛比的懷舊茅草屋頂民房。
此館原建於開發為健康住宅區的郊外住宅區常盤台上。當時照明設備尚不完善,為取得最穩定的亮度,二樓拍照區的大窗戶採用毛玻璃來引進北側的光線。
原位於港區西麻布,1952年(昭和27年)建造的宅邸。客廳及餐廳是約1897年(明治30年)原建於京都,戰後移建到港區。藏(倉庫)是修復自1874年(明治7年)、興建當時的土藏的樣子(土牆倉庫)。
原坐落於奄美大島的高床式倉庫。為防止穀物受潮及鼠害,把建築物本體架高於地面。此種高床式建築在東京都的八丈島等地也可見到。
江戶時代後期所建的民房。吉野家是江戶時代擔任野崎村(現今的三鷹市野崎)的村長職務之門弟世家,從玄關設有臺階、客廳有矮淺窗檯等格局可看出當時的身分地位。
八王子千人同心是江戶時代配屬於八王子的德川家家臣團。建於將軍授與之地的組頭家,和周遭的農家相比並不寬敞。但設有臺階的玄關等格局,顯示其擁有較高的身分地位。
對日本近代建築的發展有很大貢獻的建築家前川國男,其住家於1942年(昭和17年) 建造於品川區上大崎,是在戰時體制下,建築資材極難取得的時期竣工的。外觀是 日式切妻屋頂,內部格局簡約,以挑高的客廳為中心,設有書房及臥室。
1925年(大正14年)建於郊外住宅區之一的大田區田園調布的住宅。以客廳為中心,設有餐廳、臥室及書房,在當時是相當罕見的全西式格局建築。
原位於可瞭望多摩川的高崖邊,持有大房間格局的茅草屋頂民家。從大廳和泥地玄關之間的長方形斷面大黑柱及古式押板等,可感受到建築物的歷史悠久。
主導日本現代主義運動的建築家堀口捨己,歐洲旅遊回國後不久所設計的住宅。融合當時荷蘭流行的設計和日本傳統風格的建築。
原本是平房式的西式建築,約於1910年(明治43年)由德國建築家Georg de Lalande大規模擴建為3層樓建築。之後, 轉經數人之手,1956年(昭和31年)三島海雲入住此屋。原坐落於新宿區信濃町至1999年(平成11年)。
復原而來的建築物
© EDO-TOKYO OPEN AIR ARCHITECTURAL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.